重读《北雁南飞》  第1张看完了《北雁南飞》。

  大概是初中时候看过,内容人物是一概不记得了,除了印象中是个爱情悲剧,只是牢牢记住了这句“碧云天,黄花地,西风紧,北雁南飞”。

  重读《北雁南飞》,竟然一点熟悉的感觉也没有,我这记性是有多差呢?

  似乎很久,没有看书看的如此堵心了。堵的我想真想写点什么,可是我这水平太差,犹如茶壶煮饺子,肚子里叽里咕噜乱翻滚,可就是倒不出来。

  从春华回家开始,到结尾,我一直陪着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。

  全书看下来,最讨人厌的一个人物,就是春华的母亲,宋氏。我丝毫感觉不到她对女儿的爱。她是个旧式妇女,丈夫是德高望重的夫子,她遵循三从四德,也不许女儿丝毫违背礼教。

  这旧式的礼教,真真是个吃人的东西。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简直是可怕的紧箍咒,勒死人不偿命。

  哪怕这未来女婿是多么不堪,这婚一旦定了,就再没有反悔的道理,甚至,哪怕对方夭亡,这可怜的姑娘,就会有可能守望门寡。

  村里的二婆婆,15岁,守了望门寡,守了55年,守来了皇帝的一道圣旨,守来了全家族的荣耀,55年艰难岁月,换来一时的虚名。现在的女子,有独立自主的自由,经济,精神独立,嫁与不嫁,够强大的话,都可以自记选择,而那时的女子,嫁与不嫁,完全听从父辈安排。

  早知如此,何必投胎做人?

  春华不想接受父母给定的婚姻,没遇见李小秋时,她也不愿意,齐齐整整,满腹文章一个好姑娘,不想嫁给一个癞痢头,然而礼教是不允许她这样做的,她自开始就充满了矛盾,她是有人家的人,可是她又一天比一天的爱李小秋,恨水先生是大家,把少男少女初恋的行为,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,令人不免思想起,每个人的初恋都是这样吧,不用说话,每天只要远远的看上一眼,对下眼神,一天便充满了甜蜜。

  人从小接受的思想,是不容易改变的,即使念了很多书也一样。秋华看到二婆婆的荣光时,不免下了决心,再不理李小秋了,因为她从心里,还是要求自己要做一个三从四德的女人。但是终究抵挡不过爱情,与小秋越来越密切的偷偷往来。

  我是丝毫没有觉得宋氏是爱自己女儿的。她对于女儿的“不轨”行为充满了仇恨。她不管女儿是悲是喜,她一定要把她"错误“的行为纠正过来。女儿在她的心里,只是一个木偶,或是个泥人。她千方百计的阻断两个年轻人的往来。甚至对李小秋也充满了仇恨。并且不惜编造小秋与毛三婶有染的谎言。

  对这个人物,我真真的是厌恶到了极点,如果说她只是个旧式不开化的妇女也罢了,无中生有的编排一个好好的少年算怎么回事?难道她真看不出来李小秋的人品如何吗?

  更是铁石心肠,春华的投河,也没有换来她丁点的温情。甚至用更卑鄙的手段,将女儿骗到了婆家。看到女儿多年来不死不活的日子,她倒是心安理得的很。再看到李小秋时,她还是防他像防贼一样。

  她把跑偏的女儿拉回了正轨,变成了一个三从四德的活死人。

  毛三叔是个粗人,喝酒赌钱打老婆,可是经历种种变故之后,当看到再婚后的毛三婶的笑脸时,他突然顿悟:婚姻总是要好的配好的,丑的配丑的,若是配的不相称,头发白了,也保不定会变心的,她不愿意跟我,由她去吧。

  由此,对毛三叔心生敬意。

  然而宋氏,无论春华是病,是寻死,都没有得到她丝毫的怜悯。

  春华终究是太软弱,事事处处都想着不要给父母丢人,即使是他们骗着她到了婆家。她怕自己的的行为让父亲的病加重,让家族蒙羞。”不孝“这顶帽子,压垮了少女春华。

  而结尾处,少妇春华与小秋的最后一面,催人泪下,一句:来不及了” 让人肝肠寸断。

  唉,终究是无缘,无缘。